何少成:退伍不褪色,做群众的贴心人和领路人
2022-07-04 21:34:39          来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编辑:何明波 | 作者:曹文维         

何少成,男,1984年9月2日出生,2002年11月在云南武警文山州服役两年,2019年11月任暖水镇泉源村党支部书记。任职以来,他凭着勤奋、胆识、执着、魄力和一股闯劲带领本村农民踏上了脱贫攻坚、共同奔小康之路。他坚持党性、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反映群众呼声,赢得广大村民的信任与一致好评。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全力以赴投身于泉源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把原先破旧的乡村建设成了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泉源村被县委评为优秀行政村、乡村振兴优秀示范点等,个人也多次被授予“脱贫攻坚优秀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泉源村处于暖水镇政府西南部,距镇政府5.8公里,基础设施薄弱、村集体资源匮乏、主导产业单一。全村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520亩,耕地面积1530亩,水田面积1388亩。共16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521户1829人,党员29名,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养业。建档立卡初期,全村有建档立卡户贫困户91户 292人,现已全部脱贫,现为乡村振兴示范重点村。

抓党建,夯基础。何少成深知村级是最基层,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与村“两委”工作到位密切相关。何少成自2019年担任村支书以来,着力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固根基。坚持每月一次两委学习制度和业余自学制度,在班子成员中开展以“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查思想、查信念、查作风,促进党性观念增强、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查、三促”活动,互帮相促,乐于交流,形成“工作学习化、休闲学习化、生活学习化”氛围,同时利用农家书屋,组织党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科技实用技术及其它文学、人物传记等书籍,增长知识,解放思想,开拓了党员干部视野。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抓制度与落实,规范了发展党员工作,优化了党员队伍结构,促进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目前,泉源村共有党员29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培养积极分子5名,培养后备干部3名。面对村级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何少成深入摸排,物色一名00后大学毕业生到村里担任村主干,为村班子注入了“新鲜血液”,择优培养3名村级后备干部,为解决新进的后备干部工作经验不足问题,他坚持压胆锻炼,安排他们参与脱贫攻坚、征地拆迁、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增强后备干部农村工作本领。为方便党员群众开展活动,何少成多方筹措资金,完善村极基础设施项目,改扩建村级服务平台,配套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警务室、村卫生室“一站式”服务大厅等,购置办公桌椅、空调、电脑,村极上墙牌、村级公开栏等进一步完善了村级“一站式”服务体系,制定“一站式”服务值班表,保障服务及时到位,大大提升了为民服务硬件水平。

争资金,强基建。大力向上争取全县性的民生工程“北控水务工程”落地我村,全线涉及很多农户的切身利益,何少成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带头冲锋在前,为群众所急之所急,做好协调工作,使该项民生工程顺利在我村实施,并对全村12个自然小组的饮用水主管道全面提质改造,其中叶家垅组入户管道全面改造,新建饮用水井1口,改造饮用水水井2口,新建蓄水池3个。为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完善提质村部到鸡母丘,大坪江组的通组公路扩建。对村主干道路两侧安装太阳能路灯及组巷道安装巷灯。对全村110户老旧房进行改造修缮加固,5个自然组的晒谷坪硬化约2500平方米,对叶家垅组祠堂大坪硬化1800多平米,对农田水利灌溉水渠建设约1千8百余米,南湾河堤整修130余米,全面改善村庄环境。每月定期组织村保洁员及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全村环境大扫除,有效地解决了卫生差乱现象。

听民声,聚民意。乡村要想更好地治理,离不开不断创新的工作机制。该同志自始至终坚持 “以人为本”的原则,让群众成为村庄建设的主人翁。采取“村规+制度”,与全村村民共建美家园,结合当前实际和长远规划,通过“四议两公开”科学民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探索“1个主导机制、2项拆除政策、3项自主标准”的党员示范、群众参与“123”示范创建制度,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中来,今年所有危旧房和旱厕无条件拆除,所有农事用房根据需求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巷道硬化由群众自主投工建设,篱笆、围墙由群众自主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群众自主圈养家禽。并通过微信群、党员联户承包网、巷道长等“线上+线下”渠道加大宣传、约束,持续改善了人居环境卫生,培养形成了“美丽家园靠大家”的共识。

精规划,抓经济。该同志自到任来坚持一抓到底,在老百姓增收方面下功夫,优选出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经济能人”“社会达人”回乡治村。老叶家拢有一片上百亩荒山,他围绕盘活闲置资产、发展集体经济问题,主动开展日访夜谈活动,并针对村里年轻人普遍外出务工、土地荒废较多的现状,何少成珍惜疫情期间务工人员在家的时间,组织人员逐户上门“算账”做思想工作。听取村民对老叶家拢荒山流转承包的意见,收集意见建议30多条。通过流转土地、引进农业项目,培育符合当地发展的绿色产业,助农增收,层层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村级可行措施,建立土地银行,流转土地600余亩,将现有资产发展为资金,自主向上争取资金建设项目,将村集体经济从2019年的2万元增加到8万元,同时依托罗泉温泉发展优势,今年预计收入可达10万元。

防疫情,暖民心。上叶垅组的何有红作为武汉返乡人员,除夕刚到家就被列为重点对象居家隔离了起来。隔离久了,家中的物资储备难免紧缺。当下全镇闭市,何有红的心中开始焦虑了起来。镇村包干人员在执行每日监测的过程中察觉到了何有红对于物资储备的担忧,何少成得知后,迅速为他买来了取暖器、青菜、感冒药等生活必需品,切实解决了何有红的生活基本需求。为了给受疫情影响没有收入来源的贫困户找一条出路,暖水镇泉源村党支部书记何少成根据本村气候、地质条件,发动自己的战友关系网找到一个烟草种植商家,合作发展烟草种植。但是贫困户对烟草种植不熟悉,怕担风险,不肯配合。何少成带领村干部和党员挨家挨户与贫困户谈心沟通,一户一户打消他们的顾虑,取得了贫困户的支持,抢农时种植烟草200多亩,为贫困户创造就业岗位30多个。

素质高,守纪律。“我是一个兵,身上的军装虽然已经脱了,但是心里的军装一直都在。”这是何少成的座右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率先垂范,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党员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历届全会精神,学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村干部和群众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见行见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来,他积极发挥好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带领全村党员深入学习理论,提升政治站位,准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内容、工作安排,为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走在前做表率。认真落实村干部廉政承诺制度,在党员、群众代表会议作出公开承诺,坚持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认真开展廉政教育,做到村党支部每季度研究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每季度组织学习一次党纪条规,确保年内党员无违纪、违法现象发生。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公务财务公开,公开内容全面具体,程序规范,资料归档。抓好村干部学习教育,实行村干部每周集中学习制度,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做到有会议记录,有学习笔记。

何少成同志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永葆军人品格和气质、坚守纪律和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时时刻刻彰显一名退伍老兵政治素养和赤胆忠诚。扎根基层多年,他坚持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聚集民力、排解民忧,是退伍军人中的优秀代表,也是一面旗帜。




责编:何明波

来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热点
政务要闻
专栏
我要报料

  下载APP